top of page

  認識社交焦慮症

 

        我們都一定有臉紅心跳的經驗,可能發生在推薦甄試面談的場合、尾牙上台表演的狀況。害羞是人類在社交情境下的反應,尤其是在權威人士面前,緊張自己表現不好,或者面對心儀的人,害怕會沒梗出糗,還有和陌生對象互動,特別顧慮對方的看法等等的時刻。這些害羞反應,不論個性外放或怕生的人皆會出現,只是每個人的程度不同。外向和內向其實都是正常的特質,各具長處,不需要去特別矯正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社交焦慮症,又俗稱為「害羞症」。既然內向或怕生是正常的個性傾向,為什麼又稱之為病症呢。原因是社交焦慮症患者的害羞反應已經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和自信心,造成明顯的痛苦。

 

內向的人,在與人互動或公開表演時,會有些微抗拒的感受,但擁有可以忍耐的空間,願意觀察環境。如果氣氛不錯且友善,或許能慢慢熟悉並融入活動當中。而社交焦慮症患者,當成為別人注視的焦點時,無法負荷任何可能出糗的風險,深信自己將會出現笨拙難堪的舉動,所以有想逃離的強烈念頭。

 

簡單地說,在面對社交情境時,內向的人的第一感受或許是「不那麼喜歡」,而社交焦慮患者的既定想法常是「一定很可怕」。身處群體中,如果你也出現畏懼的情緒,可以藉由量表來評估是否有社交焦慮的傾向。(三個問題測量你是否為社交焦慮症患者,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0267 )

 

面對人際互動時,患者雖然提醒自己「要放鬆」、「不要想太多」,但當緊張反應急速升高時,其實是很難讓身體和思考迅速平靜下來的。精神科醫師能夠與患者討論有效放鬆的技巧,以及如何減少顧慮他人眼光的替代想法。必要時,醫師也會考慮開立藥物,緩和人際焦慮下的身體反應,加快學習放鬆的效率。

 

若是擔心無法在看診時清楚地說明狀況,可以進行下面的自我測試。(社交焦慮症自我測試,https://www.hmdc.cuhk.edu.hk/sad-test/ )完成後,將測試結果分享給醫師,對於了解症狀也有很大的幫助喔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開心生活診所

台北憂鬱症門診|新北憂鬱症診所|萬華精神科診所|五股精神科診所|台北憂鬱推薦|新北躁鬱症門診|台北精神科 健保
 

bottom of page